冬至丨故宫什么味道?这本书全知道
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:故宫尚书房

民以食为天,

“吃”是中国人血脉里最重要的情感纽带。


《风味人间》纪录片中的美食场景


南人喜甜,湘川猛辣,京畿周边菜肴风味醇厚,再往东北,用料豪爽,咸甜分明……大江南北的“舌头”有着各自的喜好,而味道是探索地域文化的一把钥匙。
在众多研究古代饮食文化的论著中,清代宫廷饮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主题。

 


光绪《大婚图》中表现的饽饽宴桌


“满汉全席”可以说是清代宫廷饮食文化研究的一个突出代表,它体现着民族饮食文化的融合,渗透着宫廷礼制的方方面面,时至今日已成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。

 

故宫出版社曾出版《满汉全席——宫廷菜的传承与发展》《满汉全席日历》等书籍,以翔实的资料和精美的图片呈现这一顶级宴席的样貌。


 “贺岁迎祥”展览中复原的“宗亲宴”场景


*春节期间,皇帝会钦点皇子、皇孙及近支王公等在乾清宫举行“宗亲宴”。图中按照乾隆四十八年(1783年)档案复原了部分场景,仅中间皇帝宴桌上的餐具就有近百件之多。

 


新近出版的《故宫味道》一书,则回本溯源,探明故宫御膳的食材及来源,并结合节令时序介绍与之相关的宫廷菜肴。


源自民间,汇集百味


满汉全席的技艺构建始自晚清、民国期间的京城饭肆。


《紫光阁赐宴图》中筹备餐食的场景


满洲入关伊始,宫中制度尚未完备,广泛吸纳京城厨役,充实宫中各处膳房,奠定了清宫继承前明鲁菜食风的基底。
而后,在巡狩途中,康熙、乾隆皇帝更是遍尝天下美食。


《乾隆皇帝围猎聚餐图》中处理鹿的野性场面

 

大名鼎鼎的御厨张东官便是在乾隆皇帝南巡时由两淮盐政普福举荐,几经考验进入宫中的。
江南美食的细腻风味征服了清帝的味蕾,在天子的餐桌上占据了重要一席。

 


苏式御膳


于是,清宫饮食以鲁菜为基底,兼以满洲风味、融合苏味的特色正式形成。



春夏秋冬,循时而食


一日三餐,享四时之味,因时而食,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总结的生活经验,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

出现在纪录片中的手抄版《膳底档》


时序入冬。冬者,四时尽也,五谷成熟,物备礼成。
紫禁城里的冬季美食,是温暖之味,养生之味,迎祥之味。


清代的热锅


“冬至之日,一阳自地而生。”
明朝后宫于冬至换装,皆着阳生补子蟒衣。室内悬挂绵羊太子画帖与九九消寒图。


明黄色缂丝彩云金龙纹冬朝袍

“羊”和“阳”谐音,故明宫要在冬至这一天吃炙羊肉,及羊肉馅的包子、饺子、馄饨。
自冬至起,每日清晨喝一碗热气腾腾的辣汤,还吃生炒肉配混酒以御寒。


而在清宫,自冬至日起内务府米仓糖匠要每日连夜造备寿皇殿、安佑宫、皇上、皇后前随膳攒糖,至立春后方行停止。

点击   
腊八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腊祭,是古代君王祭祀祖先与神灵的重要日子。

佛教传入后,腊月初八刚好是佛祖成道的日子,于是与腊祭融合,成为中国古代的固定节日。
自宋代开始,家家户户在腊八节喝七宝五味粥,这便是腊八粥的原型。
   

 明代以降,腊八节吃腊八粥已成为举国上下的风俗。粥以红枣、粳米、白果、核桃仁、栗子、菱米等煮就,清宫每年都要向文武百官赐腊八粥。
火锅,更是数九天里不可或缺的消寒美食。

 


清宫千叟宴上,与宴者大多是在室外进餐,吃火锅是防止菜肴冷却的好方法。
他们的餐桌上不仅有羊肉,还有猪肉。身份较高的与宴者还可以使用银质的火锅涮肉。
清宫中还有一种特别的餐具——一品锅。


其锅体内通常有五六个小碗,锅下还有专门放置燃料的小碗。点燃碗内燃料,锅体受热,可以给碗内食物保温。锅体外沿设支架,用以摆放调味碟。



马背民族,也爱水鲜


紫禁城里食用海鲜及河鲜由来已久。
据《酌中志》记载,万历帝“喜用炙蛤蜊、炒鲜虾、田鸡腿及笋鸡脯。又海参、鳆鱼、鲨鱼筋、肥鸡、猪蹄筋共烩一处,恒喜用焉”。宫中每年还会举办鲥鱼宴。


不同于明代京城对鲥鱼的趋之若鹜,起于白山黑水的满洲统治者更偏爱故乡的水产。鲟鳇鱼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食材。

 

鲟鳇鱼是鲟鱼和达氏鳇两种鱼类的总称,中国境内以黑龙江分布最多。其体量巨大,不能钓到,打牲乌拉只能用网把鱼围至岸边,瞅准鱼头朝向岸边的时机射箭,鱼因负痛则一跃上岸。
冬捕时,箭上还要拴绳子,以便掣取。
鲟鳇鱼味道鲜美,乾隆帝曾赞“盛京之鱼肥美甲天下,而鲟鳇尤奇。”

点击

   《故宫味道》的作者何梧桐先生对宫廷御膳多有研究,本书以明清宫廷饮食为纲,运用大量新史料,依据时序对节令美食进行介绍,其间穿插与之相关的宫廷饮食掌故,文风清新可亲,读之颇有轻松愉悦之感。


中国首批国家注册资深级烹饪大师齐金柱,依据清宫御厨唐克明的讲义创制出一套“满汉全席”菜品,附列配料和烹制做法于各个门类之下。


书中末尾还附清代膳单节选,向读者展现原汁原味的宫廷美食。     

 内页插图精美,印艺上乘,兼具可读性、实用性,适合美食、厨艺及宫廷史爱好者阅读。

 

封面及部分内文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方平台

在此一并感谢:)

 

创建时间:2022-12-22